查看原文
其他

《革命之路》:流沙之上的中产生活

黑糖豆花 豌豆花 2019-10-31

《泰坦尼克号》上映11年后的2008年,莱昂纳多和温斯莱特再次以恋人的身份角色出现在电影《革命之路》中。

但此时,莱昂纳多变成了大公司里郁郁不得志的30岁职员,而温斯莱特成为了敏感多愁的家庭主妇。他们都不得不面对充满鸡零狗碎的生活。

很多人都说,《革命之路》是《泰坦尼克号》的延续,是轰轰烈烈的爱情进化成平淡婚姻后的生活真相。

但要我说,七年之痒、“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并不是《革命之路》的核心主题所在。被改编成电影的作品,也丢失了小说原著的不少精华。

今天我们聊聊《革命之路》这部小说。

《革命之路》是美国小说家理查德·耶茨的处女作,是耶茨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出版当年即获很高赞誉,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2005年又被《时代》周刊评为百大文学经典之一。

不知道多少人因为它的题目而错过了这部小说,实际上,它跟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没有一点关系。

故事发生于美国二十世纪50年代。那是美国历史上最为惨淡的时代,二战后年轻人精神的空虚与沉闷的生活相交织,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随着麦卡锡主义的盛行,整个社会向着中产阶级安稳无趣的价值观进发。

故事所讲述的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产阶级那“构筑在流沙之上的生活”,以及住在“革命山庄”的一对中产夫妻想要逃离这种生活却以失败告终的故事。

很多读者都从《革命之路》中找到了共鸣,那苦闷而空虚的生活、挣扎着想要逃离的决心,似乎是这个焦虑时代很多人的内心写照。

但我想说,很多人大概没读出作者的嘲讽——他以旁观者的姿态,描绘了沉闷、令人厌倦的中产生活,并将主人公Frank夫妇塑造成反抗平庸的英雄;但紧接着,他又解构了主人公的“逃离”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使他们的努力沦为一场可笑可悲的闹剧。

最终,故事留给读者的是一个无解的问题:我们到底该如何度过日益平庸、空虚、沉沦的生活?应该逃离?坦然接受?或者还有其他选择?


01

流沙之上的中产生活

流沙,一种自然现象,常出现在地基不稳的沙漠,一旦人们身陷其中,往往不能自拔,同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受困者顷刻间被沙子吞噬。

之所以用“构筑于流沙之上”来形容小说中的中产生活,是因为这样的生活有几个特点:第一,生活看似光鲜,其基底却极度贫瘠、荒芜、空虚,外强中干;第二,流沙的吞噬力极强,人一旦身陷其中,往往难以逃脱,想要挣扎,却越陷越深

Frank和April是小说中一对主人公,住在纽约郊区一个叫“革命山庄”的社区。

他们是一对讨人喜爱的俊男靓女,颜值在线,彬彬有礼,赢得了邻居、同事的好感。Frank风趣幽默,每每聚会总是话题中心,跟女士们在一起时,他的妙语连珠总能逗得女士们发笑。April是个金发美女,身材高挑曼妙,待人接物得体有涵养。

在外人看来,他们是一对年轻有为的夫妇。但当耶茨的笔触进入他们的私生活领域,进入他们野蛮生长的内心时,我们才发现,实际上满不是这回事。

Frank,表面上人模狗样,在纽约市中心干着了不得的工作,实际上却是个对现实不满、自觉高人一等的“愤青”

在他眼中,工作是“人们可以想到的最无聊的工作”,国家已经陷入了无望的空虚,邻居们是一群被虚假的浪漫情怀所腐蚀的白痴。

他也是一个撩妹高手,喜欢从容易勾搭的女同事那里找点乐子,似乎想通过这种方式,将他对生活的万般不满发泄出来——和妻子吵架后,他轻轻松松就将公司的前台姑娘发展成了短期炮友。

April,原生家庭的不幸让她变得敏感多愁。第一次见到Frank,她就被他靓丽的外表和幽默风趣的性格所吸引,仓促的进入婚姻。婚后7年,她厌倦了家庭主妇的角色和空虚的中产生活,想要折腾些什么,找回被他们虚掷的理想。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疑惑,Frank夫妇所厌恶的中产生活,到底有多么不堪,让他们像逃离咬人的怪兽一般想要逃离这种生活?

小说作者耶茨借Frank之口,揭示了当时人人趋之若鹜的中产生活的本质。对庸常生活的残忍剖析,对中产阶级无聊荒芜内心的放大镜般的呈现,正是耶茨让人拍案叫绝的地方。他撕扯开了中产生活的遮羞布,呈现出在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平庸哲学等名目的掩护下的真实生活的空虚。

人们的心智和精神被装上了安抚他们的奶嘴,所有思想和感情都降格为容易消化的婴儿食品。盲目乐观、用微笑去面对一切、总有一条简单出路的浪漫情怀根植到每个人的生活观里。

人们追求生活的安定和所谓的安全感,为了生计,为了将全家安顿进更大的房子,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又或者用忙碌的工作掩埋自己、对抗生活的压力、遮蔽生活的真相。假如生活太过不幸,他们还可以借着酒吧里简陋吧台的暧昧灯光、夸大的喧闹和酒精,来浪漫化他们不幸的人生。

生活在“革命山庄”的Frank夫妇每周都有例行的“中产社交”:相约在一户人家,在啤酒和咖啡的陪伴下寻找合适话题避免冷场,聊着国家局势,聊着“国民性”,讽刺社会上普遍的“狗屁平庸哲学”,最后,会为他们达成的共识心生宽慰:在一个病入膏肓的正在走向灭亡的文化里,他们依然痛苦地、真正地活着。


02

他需要的只是“逃离计划”,而非真正的逃离

最先发现生活过不下去的是April。她希冀于生活的,不仅仅是基本的物质富足和生活保障。她还奢求更多的东西,类似理想、意义、真实的自我之类的东西。

屈就于兼职文职工作和主妇身份的她,被Frank的高谈阔论所蛊惑,发现当下的生活如此平庸、难以忍受。她怀着“all or nothing”的生活观,不愿意一边抱怨,一边忍受,只想追求更纯粹的生活状态。

同时,她陷入了对Frank的盲目崇拜中,一厢情愿地要解救他,将他拉出生活的泥沼。

于是,她提出了一项“逃离计划”——逃离纽约,到巴黎去。

很显然,在April心中,巴黎有一层神秘而浪漫的面纱。与纽约的平庸、保守、空虚不同,巴黎的生活充满了激情与梦想,到了那里,他们就可以去找到真正的自己。

刚开始,Frank不敢附和这个计划。

他退缩的原因,与他内在人格的怯懦有关——他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抨击社会的时候数他抨击得最凶,但无论他如何抱怨、如何不满,他从未真正想过改变现状。他不仅怯懦胆小,也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

然而,April对他的盲目崇拜给了他自信。

在April的吹捧下,他真的以为自己是个不同寻常的人,拥有杰出的头脑。在April的鼓动下,原先恐惧改变、畏首畏尾的他突然获得了迷之自信和无所不能的幻觉。他被说服了,并真切的赞同这个计划。

连续一两个星期,他们沉浸在梦想已经成真的幻觉中,看待周围人的眼光也与以往有异。他们感觉自己是逃离苦海的幸运儿,带着复杂的同情和怜悯看着还在蝇营狗苟的邻居和同事们。

他们怀着炫耀和一丝丝不自信的心理,将这个计划告诉给邻居坎贝尔夫妇和同事们。当周围的人们投来羡慕和崇拜的目光时,他们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满足,因为他们发现自己在别人的印象中是如此的与众不同,简直是一个英雄。

但紧接着,他们的计划就面临着未曾预料到的挑战:

——Frank得到上司提拔,如果他坚持辞职去巴黎,就意味着将失去千载难逢的机遇。

——另一个挑战是,April又怀孕了。如果他们决定生下这个孩子,那么出于现实考虑,他们就不得不暂缓移居巴黎的计划。

在这个阶段,Frank微妙的心理很值得玩味:

当上司邀请他加入一个全新项目时,他一方面在妻子面前对这个邀请嗤之以鼻,但另一方面,他并没有立即将自己即将辞职去巴黎的消息告诉上司,为自己留下了退路;

紧接着,他又千方百计阻挠April打掉孩子,看似为April着想,实则想借这个由头搁置移居巴黎的计划;

他时常向妻子描绘自己接受新工作后将获得的更丰厚的回报和他们将过上的更优渥的生活,想以此打消她的计划。

他动摇了,他难以抵制光鲜体面的中产生活的诱惑。

也许从一开始,他就没想过真正地逃离平庸,他所需要的只是一个“逃离计划”、一个 to do list,好让他在别人面前吹嘘自己的特立独行,而又不必真正去实践这种特立独行,因而也不必承担反抗和逃离的风险。

小说借邻居吉文斯太太的疯儿子之口说出了Frank内心深处的想法:

“如果你告诉我,你是故意把她的肚子搞大,我一点都不会觉得奇怪,这样你就可以一辈子躲在她的孕妇装后面。”


03

逃离平庸的努力为何会失败

最终,Frank们逃离平庸生活的努力宣告失败。至于他们是以什么方式失败的,我想卖个关子。而且对这个故事来说,如何失败已经不太重要了。

值得深思的是,逃离平庸的努力为何会失败?

我想,答案无非是以下几点:

Frank要负主要责任。

他是个善于高谈阔论却极少付诸行动的人,也是个知行不合一的人。由于这种性格特质,他总是嘴里说一套,做起来又是另一套。

他既抱怨生活和工作的空虚无聊,又贪恋生活的稳定安全,害怕冒险。因此,他总是聒噪地抱怨,却从不努力改变,只能任由他瞧不上的生活将他吞噬、将他同化。

但他的夸夸其谈倒是点燃了April。这就要说到April的问题了。

她是一个浪漫的幻想家和行动派。因此她有改变生活的热情,又缺乏对实际困难的客观评估。

当意识到生活不能再忍受之后,她怀着浪漫的激情决意改变。但她没有独自改变现状的能力和勇气,也没有真正的自我,于是将希望寄托于她的丈夫——一个不值得托付,肚子里没有真才实学,也没有真正追求的人。

有人也许会问:他们为什么一定要逃离呢?为什么好高骛远?平凡的生活难道就如此不堪吗?

我想说的是——

首先,平庸并不等于平凡。

工作中混日子、得过且过,生活中追求虚幻的幸福和鸡汤式的慰藉,并不是平凡生活的状态。

平凡是拼尽全力后,承认自己并不完美、并不出众;而不是以追求平凡为借口,逃避生活的考验和责任。

其次,即使周围大多数人都很平庸,也并不妨碍那些有追求的人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对生活有信仰的人,即使在一个平庸的环境里,也能活出一点不一样的状态。

最后,很多人寄希望于环境改变一切,以为换一个环境,寻找一个新的起点,一切就会不一样。其实这真的是一种误解。

就好比我们总喜欢在年初的时候立下flag,想告别曾经颓丧的自己重新开始,但这样的努力十之八九都会失败。不出一两个月,我们又回到了过去的状态。

问题的症结是什么呢?真正的改变需要强烈的动机和持之以恒的行动,与合适的环境、合适的时机没啥关系。因此,如果你想要改变什么,不要等一个新的环境,也无需等一个合适的时机,当下就是改变最合适的契机。

最后,平凡并不可耻,认清了生活的平庸却陷落于平庸才真正可耻。

也许你还想看

3 February 2019

1、寒门贵子的失意人生

2、“那不勒斯四部曲”:我的整个生命,只是一场为了提升社会地位的低俗斗争。

3、豆瓣评分9.4,所有在生活中挣扎的人都该看看这部剧

4、想辞职、想离婚、想重生?你才二十几岁,就已经后悔了?

5、不按套路出牌的马尔克斯,一生必读的《百年孤独》

6、一位好母亲,是怎样逼死孩子的丨《无声告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